召開中小學信息化教學成果總結表彰會
日前,南關區教育局、南關區教師進修學校在區教師進修學校召開了2015-2016年度全區中小學“一師一優課,一課一名師”活動總結表彰會和2017年全區中小學信息技術與教學融合優質課大賽活動總結會。南關區教師進修學校副校長潘文久、教育局信息辦、進修學校電教部主任景顏雙、進修學校中學部主任王淑榮、小學部主任孫麗娟、綜合部主任吳家凱、干訓部主任王剛等領導為獲獎單位和個人頒發獎牌和證書。
南關區教育局信息辦、區教師進修學校電教部景顏雙主任代表教育局簡要總結了2015-2016年度全區“一師一優課,一課一名師”曬課情況和2017年全區中小學信息技術與教學融合優質課大賽工作。全區1769名教師在省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注冊,有1516名教師參與曬課活動,曬課教師的教學課例經層層選拔,最終有327名教師獲得區級優課,182名教師獲得市級優課,119名教師獲得省級優課,61名教師獲得部級優課,從獲得部級優課數量看,南關區在吉林全省縣區行列中位居第一名,南關區被長春市教育局評為先進單位。
會上,南關區教育局對取得突出成績的先進單位和個人進行表彰。西五小學王岷等327名教師的教學課例榮獲南關區“區級優課”;樹勛小學等11所學校榮獲“先進單位”; 北大小學等14所學校榮獲“優秀組織獎”; 103中學校袁波等34名主管校級領導和教師進修學校劉瑩等17名教研員榮獲“優秀指導獎”;東四小學張新建等28名教師被評為“優秀網絡管理員”;104中學孫繼峰等12名教師被評為“優秀制作人員”頒發了獎牌和榮譽證書。來自全區32所學校111名教師參加了2017年全區中小學信息技術與教學融合優質課大賽四個項目比賽,并為獲得一等獎36節課例,二等獎56節課例,三等獎19節課例的教師頒發了榮譽證書。
接著,景顏雙主任結合兩年來全區開展的“曬課”活動和2017年全區中小學信息技術與教學融合優質課大賽,深入總結分析了我區中小學信息技術在課堂教學中應用情況。從新媒體新技術發展看,各具特色。主要表現為:一是移動終端、教學云平臺、電子書包進課堂,支撐學生課前、課中、課后學習活動,高效提升學習效率和學習質量,對于“培養模式的多種可能性”探討成為可能;二是交互式電子白板、采編儀、智能手機、畫板、思維導圖、互動軟件進課堂,改善了教學生態環境,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益;三是微課資源、數字資源進課堂,豐富了生動立體的教學內容,打破了“死板”的教學方式。從項目教改行動來看,突飛猛進。以“學”為中心課堂初見端倪,探索群文閱讀,反轉課堂、智慧課堂、云課堂、培育學生核心素養等熱點改革項目成效明顯。但是我們也清楚看到,一部分學校、一些課堂信息化教學推進進度比較緩慢,動力不足,力度不大,效果不明顯,主要表現為:一是個別老師信息技術能力有待提高,技術操作不夠嫻熟;二是交互式電子白板工具使用得不夠,一些老師仍然用交互式電子白板當顯示器用,教學內容通過PPT平移到顯示屏,人(師生)機交互比較少;三是技術與教學存在“兩層皮”,基本教學常規還需加強,對于解決疑難知識不易理解,個性化學習難以落實,情趣相投的合作學習建立困難,課堂中不能實時獲得學生學習狀況,學習興趣激活困難等問題仍需不斷深入探索。
最后,他對下一步工作提出具體要求,希望各校要在充分應用現有設備和資源的基礎上,加大教師信息技術培訓力度,把白板教學作為日常教育教學的重要工作手段,加以推廣應用提高,讓每一位教師都能熟練利用白板進行教學,整合媒體資源形成自己有個性的資源庫,充分通過網絡空間廣泛交流,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,為南關全區中小學生態課堂教學改革做出更大貢獻!
據悉,南關區教育局堅定不移地推進信息化教學向前發展。在吉林省長春市教育主管部門的正確、堅強領導下,在南關區教師進修學校教研部門科學指導下,在各中小學校領導高度重視和廣大教師積極參與努力下,充分發揮優秀典型課例的示范引領作用,將信息化教學的理念、方法及實施路徑,根植于每個教師心中,落實到具體行動中。相信,南關區中小學生態課堂教學一定會全面、生態、開放、共享、持續發展。